灾害性天气是指能够造成对人民生命财产严重危害的自然天气变异,主要包括暴雨、洪涝、干旱、冰雹、雷电、台风、寒潮、霜冻、大风、沙尘暴等。
一、暴雨
暴雨是气象部门经常监测的灾害性天气,它是指由于短时间内大量降雨,造成河水陡涨、山洪暴发、滑坡、泥石流等严重灾害的天气现象。暴雨一般来势凶猛,强度大,范围广,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。
二、干旱
干旱是淡水资源的匾乏,是一种由于大气气候偏于干燥而引起的大范围的旱灾。严重干旱会使作物因得不到水分而枯死,使人类和牲畜、家禽因水源缺乏而饮水困难,甚至死亡,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。
三、冰雹
冰雹是在天气炎热的季节,积雨云强烈发展,云内的水汽急剧上升冷却,以雹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一种灾害性天气。冰雹来势凶猛,破坏力极大,常常给农业生产和建筑物造成严重损坏。
四、雷电
雷电是一种大气中发生的强烈自然放电现象,它是雷云(积雨云)之间或者云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。雷电会击伤击死人畜等,雷电还可能引起森林火灾。因此,预防雷电灾害已迫在眉睫。
五、台风
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,它的到来往往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。由于台风带来的大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
六、寒潮
寒潮是冷空气大规模南侵形成的,在一定时间内广泛地、大幅度地降低温度,特别是气温急剧下降到一定程度的风暴性天气。寒潮带来的大风、降温等天气对人类活动影响很大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寒潮的影响,尤其是东北地区、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常会受到寒潮的袭击。
七、霜冻
霜冻是指在气温已经很低的情况下,近地面物体表面温度也急速下降到0℃以下,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霜的现象。霜冻往往会造成植物冻死、农业减产甚至绝收等严重后果。
八、大风
大风是一种突发性的强风现象,常常会给人类带来危害。它可以吹倒建筑物、吹毁庄稼、破坏交通设施等。我国不同地区大风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有很大差异。一般来说,北方地区的大风天气较多,而南方地区则较少。
九、沙尘暴
沙尘暴是一种由大风将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(扬)至空中,使空气特别混浊的自然现象。沙尘暴不仅影响空气质量,还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交通安全。此外,沙尘暴还会破坏土壤结构,加剧土地荒漠化。
十、龙卷风
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大气涡旋现象,其破坏力极强,常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龙卷风的特点是来势凶猛、路径短促、移动速度快,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。